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c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81节(3 / 6)

加入书签

生升学,同时也考虑到目前根据地尚无文学类的大学教育,所以东北局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在佳木斯筹建一座综合型的大学。”

“总指挥与我谈过了,他说军区理工大学招收的学生以及选拔到苏联留学人员,与整个根据地目前适龄的学子相比的毕竟还是少数人。而随着根据地的日益扩大,适龄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

“单单一个军区理工大学和军区医学院,即无法全部接收多出来的学子,同时所有的优秀学子都参军,也给同样急需人才的地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总不能将多出来的人,都送去学习师范吧。他认为我们整个根据地,不能只有两所正规的大学,还应该有更多培养新型人才的机构。”

“他希望更多的有志升学的年轻人,能够受到大学的教育。而且组建一所新的综合大学,对我们今后的人才储备,也更加完善一些。所以东北局才决定,在根据地内成立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这座新成立的大学,东北局准备起名叫做东北大学。他们准备设立文学院、理学院,以及师范进修学院三个学院。但是现在因为受整体环境的限制,他们的教师也是奇缺。所以总指挥希望我们能够从这批教授和青年学生之中,协调给东北局一部分。”

“这些教授和学生,我看那边也可以分流过去一部分。尤其是在政治上不是那么太可靠的,背景过于复杂一些不适合在部队工作的,都可以协调过去。另外这次来的教授和毕业的学生之中,不少都是文科、法律类别的,军区理工大学接受不太适合。”

“工科的教师,除了我们保留一部分之外,其余的也都移交给东北局。因为这些人个人感觉更适合到军工厂工作,担任一些总工程师一类的职务。之所以还留下来一批,是因为目前武器的设计,主要还是由军区的装备部承担。再加上部队现役武器装备的保养与维修问题,所以考虑从这些人中挑选一批人留在部队。”

“但是研制你说的那个东西的这些人,我看还是保留在军区内部为好。一是有利于保密,二也是便于协调。这个项目,还有对雷达的逆向测绘与仿制的工作,因为保密性极强,所以放在东北局不合适。”

“原本这个秘密计划,我是准备报请中央请求军区项主任与军区杨副司令主抓。但是这个人选,我还得和你商议一下。一是这个计划是你提出来,你比较了解。二是按照分工来说,你是东北局主抓军事的书记,这个人选还是你酌定比较好一些。”

“对了,鉴于目前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在你去热河期间中央已经来了电报。命令撤销东北工作委员会,成立新东北人民政府。而且家兄这次也准备调回延安工作,中央已经准备另外调人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还有冯仲云同志,也准备调往中央工作。他的工作,中央准备另外调人接替。”

听到李延平谈起东北的人事变化,杨震微微一愣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琢磨了好大一会后才对李延平道:“一会我起草一份电报给中央,请求中央在此次战役结束之前,先不要调走李主任。此次战役是我军出山以后发起的最大规模战役,后勤补给尤为重要。”

“在大军补给以及后备兵员动员的方面,李主任已经是熟能生巧了。这个时候换人,不太恰当。中央有意调整东北人事结构,这一点我不反对,也表示支持。但是在此次战役结束之前,还是暂不调整为益。”

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

看着听完自己这番话后,欲言又止的李延平,杨震笑了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中央做调整,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东北局以及东北军区,除了少数外调人员之外,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抗联出身的人。这样时间长了,极易形成山头主义。”

“当初为了保证东北形势的稳定与发展,中央选择了暂时维持现状。但是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太长时间的。只要东北大局稳定住了,肯定是要在人事上进行一定调整的。我只希望中央派来的人,是一个办实事的人,可千万别给我派来一个肃反专家来,那可就是要我老命了。”

“而且你作为东北军区代政委兼东北野战军政委,李主任与你又是嫡亲的兄弟。都在东北工作,这有些不适合。调走你们中间的一个人,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我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不过如果在李主任和你之前选择一个人调走,我宁愿调走的是李主任,而不是你这个政委。老伙计,不是我这个人自私,是我实在离不开你,部队也一样是实在离不开你这个政委。除了你,我不觉的会有别的合适的人来接替你。”

“这样,你替我给李主任带一个话。就说军区会全力支持他们的这个决定,而且我希望在他走之前,能将新的东北大学组建完成。不过我感觉这个新东北大学,在规模上还应该更大一些。”

“组建师范进修学院,提高目前根据地内各级教师的水平,这一点我没有意见。但是在其他的方面,除了师范进修学院之外,只组建文、理两个学院,我认为有些将专业的设置过窄了,格局也显得有些小了。”

“我希望在这座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