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cshuwu.com

第1622节(2 / 3)

加入书签

就能再次见到神秀,亦或是与神秀有关的其他已在世间圆寂的高僧。

善无畏、不空俱皆圆寂,但他们其实并未真正死去——二者性灵汇合一身修行,皆化作白玉莲花,飘入苏午不可触及之地,未有亲眼见到他们性灵消散,他们活着的概率也就极高。

而神秀亦是圆寂入灭以后,又在人间显生的和尚。

其这般‘死而复生’的经历,与善无畏、不空甚为相似,不知道神秀背后的‘小雷音寺’,与善无畏、不空背后隐隐牵扯的‘弥勒内院’,是否其实指的是同一个所在?

苏午、法智同往铁佛寺中院之内。

中院空地上,群僧结跏趺坐,四下里一尊尊香炉内飘出青烟,袅袅浮上云空,而群僧寂静不语,唯有心神如烟晃动。

此时,诸僧见领头一高大青年人,披鹤氅而来,法智都要落后其半步,众僧眼神莫名,也并不言语,只是一尊尊香炉中飘转的烟气,在此时都忽有些凝滞了。

苏午扫过场中诸僧,便见长安内外诸寺有名的和尚,尽聚集于铁佛寺中院里。

如印知这样被长安佛门分外看中的年轻一辈菁英弟子,亦赫然在列,印知看到苏午盘坐在檐下蒲团之上,一时心旌摇曳,他垂下眼帘,内心里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那位前辈一半,受万众瞩目,并拢诸脉,能为诸脉僧人开示、讲经灌顶。

法智盘腿坐在苏午身后,在苏午身后的僧人大多年事已高。

他们白眉白须,不仅是当下诸僧当中辈分最高者,亦多是诸脉诸寺之中佛法修行成就最高者。

诸僧仍以法智为领头。

法智首先开声道:“佛法修行,以达者为尊。

所谓尊者,亦即智德皆胜,可以为人师表者。而世间之人,自身皆有佛性,实无内外之别,若别脉修行,亦能参通佛理,贯串佛法,亦可以为佛弟子度法开示。

而今请来张午尊者,于佛法之上,可与神秀祖师平分秋色,乃成八识心王,现一切有为法。

尊者为我等开示灌顶,实已放下内外区分,法脉差别,乃大慈大圣之举,诸佛弟子,还不见礼?”

法智和尚一言落下,群僧纷纷将双手合十了,向苏午躬身俯首行礼。

禅院之内,一时间佛唱不绝:“南无阿弥陀佛!”

诸僧皆知如今长安诸佛寺,被未知之大恐怖牵扯入其中,如善无畏大师,便因此般恐怖而突然圆寂。

此般恐怖,诸高僧大德亦无办法,唯有法智大师请得了今之不良帅、与神秀祖师斗法能不败的张午,可以为他们开示灌顶,令他们免于被那般大恐怖波及,不得不‘圆寂’。

当下比起门派之分别,还是性命更要紧些。

他们自不会在意苏午并非佛门中人。

佛唱一时响彻铁佛寺诸院,又在片刻之后清静下去。

“尊者,请降示。”法智在此时向苏午出声提醒。

苏午点了点头,他双手垂放在膝盖上,也不作甚么手印,心念一转,自身性意就在脑后盘绕转动开来,于顷刻间汇成一道显化诸斑斓色彩,又一时归空化为透明的轮盘。

他本拟以真言开示之法,汇合‘轮回诡韵’,为诸僧施加一道灌顶。日后诸僧若被裹挟入与善无畏类似的经历之中时,凭借‘轮回诡韵’,他能阻住幕后恐怖,将诸僧生生拉扯入轮回之中。

然而,当下临近此间,苏午忽又想起平灵子先前在禅房内与自己说过的话。

鬼佛实系众生之念汇集而生,而佛门常说众生各有佛性,只是被外物迷障困扰,所以‘不能见如来’。

那这般所谓‘佛性’纷纷汇集起来,是不是就化作了‘鬼佛’?

如此‘佛性’又从何而来,莫非是‘鬼佛’早就留下来的手段?

若以此来推断,自身提前在众生性意之中,栽种下自我的‘自性’,假以时日,若自身证就法性,那么这留存于众生性意之内的‘自性’,是不是就是有别于‘佛性’的另一种法性?

这般发展下去,又会成就怎样一种结果?

今下受感苏午自性最多者,就是丹加一人了。

她立下誓愿,自苏午成佛之后,亦会跟随在苏午之后,摘得佛果,成为苏午身边胁侍菩萨。

——因这一念变化,苏午为众僧施降的灌顶,又与先前有了不同。

他口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真言声中,一重重光明轮于苏午身后显化,在那六道光明轮中,分别盘转着六尊披覆不同色彩的‘苏午’,这六个苏午手掐法印,导引苏午自性,于‘空’中凝作一轮绿日!

此‘空’非指当下天空。

而是法性住‘空’的那个‘空’!

在场诸僧皆不在空中,本也感应不到‘空’中的那轮绿日,然而,在苏午诵持六字大明咒声中,他们皆得点拨,于苏午一瞬住空之时,亦皆跟着观见了‘空’,看到了空中的那轮绿日!

绿日光芒极盛,于空中陡然变作了一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