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cshuwu.com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1 / 2)

加入书签

太阳城,关念祖不是头一回来了,虽说船队每次来往新明,关念祖作为大东家自然是不可能回回往返的,不过自头一回前往新明到现在,关念祖走了三个半来回。

相比第一次来到太阳城,每次再抵达太阳城时都能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可以说关念祖是看着太阳城由一个简陋的城市框架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今的太阳城占地比最初大了三倍,最初用木头和泥土搭建的城墙也早就被整齐的巨石给取代。

尤其是城外的码头,更不知道比最早时完善了多少,在关念祖看来虽还比不上厦门,但以新明这边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迅猛,估计等他下次来得时候就又不一样了,说不定不仅等同厦门,甚至还有可能超越,成为和宁波、上海这样的巨港。

按程序入港驻船,随后在市舶司办理手续,完成后就能靠港上岸。

这些程序关念祖自然是熟悉的,不过这一回他发现市舶司的手续办理比以往多了几道,不仅要验看公文,还要对船上人的身份进行详细核对,并且核查所载货物以登记备案,甚至针对一些货物进行缴纳税款手续。

“我等从大明过来,也要缴税?”关念祖心里有些不舒服,以往大明来往新明是不用缴税的,只要货主能够提供证明货物来自于大明的文件即可。可现在见市舶司这个态度,关念祖神色不悦地问了一句。

对于关念祖来讲,他只是想要一个说法,毕竟他现在不是当年的小商人,这些年在大明和新明两边置下了极大产业,而且在和朝廷合作移民运输的过程中也同朝廷相关部门建立了较好的渠道。

在他看来,市舶司这个举动完全是违法法令,自然真要交他还是会交的,不过事后肯定会把这件事给投诉上去,以大明目前吏治和法律森严,他就不信没人管这事,何况关念祖身上还有民爵在身,哪怕告到京师他都不怕。

“关爷,这是总督衙门的新规矩,关爷来得巧不知也是正常,其实这缴税并非是所有货物全部缴税,而是有针对性的,您看看这个就明白了。”市舶司的小官认识关念祖,自然知道关念祖的身份,听关念祖如此问连忙解释了几句,随后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来,同时又拿出了盖了总督衙门的公文给他看。

关念祖接过,先看了公文,果然和对方说的一样,这是新明总督衙门颁布的公文,上面写的明明白白,针对部分货物入新明必须缴税,而下面的日期来看,颁布这条命令的时间正是他的船队出发在海上的时候。

接着,关念祖翻开那本小册子细看,看了几页后原本不悦的神色渐渐平复了,同时也明白了对方所说针对部分货物缴税的意思。

原来新明总督衙门的这道命令倒不是为了重复缴税,而是为了用这办法来控制进出新明货物的行政调整。

毕竟新明虽远在海外,可依旧是大明的国土,根据朝廷法律,大明国土内物资流通只需要缴纳正常税款即可,不可地方私下设关收税,一旦发现国法处置。

如今大明的税法是朱怡成确定下来的,其目的是改变以往从一地至另一地多次重复收税缴税,以至于限制商品流通控制地方物价,并且防止地方官员借此敛财腐败,中央反而收不上税款的弊端。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讲,如今大明的税收政策已经等同于后世税收形式了,收税部门全部由中央户部派遣,同地方行政分离,所收税款按三比七的比例,前者入藩库以供地方,后者直接纳入户部为中央财政。

正是这种税收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大明商业的繁荣。同时,大明取消了以往针对勋贵阶级和官员的免税政策,堵住官身私运的漏洞,也就是说无论是谁都没有免税特权,只要经商就必须正常缴税,这样一来避免税收流失,也能控制商业竞争中的不平等。

除去商业方面,在其他行业同样也是如此,再加上大明在商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幅度消减了农业税,大大减轻种地为生的农民负担,缓和潜在的社会矛盾。

这一次新明总督衙门颁布的公文并非是要重复征税,而是因为新明和大明的不同采取的一种税收调整政策。因为新明是大明的新领土,自大明在新明立足以来,前后仅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新明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已是一个奇迹,但随着新明的发展,一些弊端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新明和大明本土的不等。

如今支撑新明的产业分别是矿产、冶炼、农业、渔业、畜牧这些,除去这些支柱产业外,其他的产业限于原料和规模的原因仅仅只是极少部分。所以新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本土,许多日用品,甚至原材料和成品都要从本土运输,这也是关念祖看中新明市场,并且在如此短时间内依靠新明航线赚取巨大利润的原因。

虽都是大明领土,但由于距离,许多在大明普通的货物甚至不怎么值钱的货物往往在新明能够卖到高价。这些年来,不仅是关念祖,其他一些眼光敏锐的商人也注意到了这点,从而加入了新明贸易。

但是商人的本质是追逐利益,对于商人来讲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