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cshuwu.com

第691节(2 / 3)

加入书签

,只是遣派人手去了云州,使突厥坏招抚事。”李善微微点头,“河东毕竟是裴公乡梓之地。”

顿了顿后,李善却继续道:“但闻喜位于绛州,距离代地颇远。”

李善压根就不信裴世矩的解释,当年裴世矩没有在雁门关做手脚,那是因为自己留了后手,让淮阳王李道玄这位生死之交亲自驻守雁门关,而裴世矩派去云州的是代县势族子弟,他们不会也不敢引突厥破雁门,使乡梓受损。

闻喜距离代地太远了,几乎是一个最南,一个最北了,更何况绛州前面还有并州顶着呢,突厥兵锋抵达闻喜的可能性不大。

裴世矩盯着李善,微微摇头,“确非老夫手笔。”

“若是突厥破飞狐陉,雁门关必破,若是淮阳王处事不当,代州军十不存一,突利可汗携大军南下,并州难抵。”

“怀仁之前不是尽述突厥此番来犯,非是为劫掠财物人口,而另有深意吗?”

“所以,突利可汗很可能不会坐镇忻州,使偏师劫掠地方,而是会猛攻并州,窥探关内。”

李善眉头微蹙,不得不承认,裴世矩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与原时空不同,这一世的唐军因为李善的出现提前收复马邑,代州军数破突厥被视为天下强军,这改变了唐军在河东的长期战略,不再以并州为核心,而是将战线推到雁门关之外。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随着灵州军两次大败,以及延州道行军总管府的成立,关内道以及代地数度从并州抽调兵力、将校,就连李道宗麾下最得力的骑兵总管张宝相都被调去延州了。

如果突利可汗攻破雁门关之后,大举南下,任城王李道宗能不能扛得住,这是一个疑问……虽然这位宗室名将是以谨慎、善守闻名的。

这样的话,虽然闻喜与并州还隔着两个州府,但也难保完全……裴世矩这种视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世家子弟,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

李善有些麻爪了,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如果李道宗真的扛不住,等于意味着整个河东道都会沦陷……说不准比武德二年宋金刚席卷河东那次更危险。

并没有等待太久,大半个时辰后,满头大汗的信使抵达了朱雀门。

李渊看着快步而来的黄门侍郎薛元超,暗暗咬牙,不少人都微微垂头,大家都心里有数,没有奏折那才是好消息,如果有奏折迅速递交入京,那一定是坏消息。

局势(下)

平心而论,程名振做的很不错了,他第一时间让信使越过太行山去并州,就是为了告知并州总管李道宗做好准备,如果突厥没能攻破飞狐口,那无所谓,如果攻破了,需要李道宗稳住局势,接应代州军。

李道宗第一时间遣派亲卫北上疾奔代州,但可惜没能来得及,亲卫在忻州就遇到了被疏散南下的民众以及运输粮草、军械的步卒……当时李道玄已经决定放弃雁门关了。

没办法,突厥骑兵进军的速度太快了,他们从进入易州之后尽量以速度甩开唐军或者绕过城镇,真正打的也就是与易州总管桑显和,以及攻破飞狐陉西口唐寨两战,他们连灵丘县都不置之不理,连夜赶到了雁门关以东六十里外。

最终,亲卫只能尽量搜罗信息,任城王李道宗就是根据这些信息写就这封奏折的,连夜让信使启程赶往长安。

李渊脸上的神色颇为苍凉,看了片刻后递给了李世民,“雁门已失。”

下面有微小的喧闹声响起,之前还抱有微薄希望的陈叔达、萧瑀、窦轨都在叹息,雁门关失守,这意味着代州军被割裂,或许也意味着代州军成建制的全军覆没。

李世民迅速扫了几眼,咳嗽两声,略为提高音量,“五千突厥攻破飞狐陉,道玄王弟弃守雁门,亲率骑兵对峙突厥,步卒运送军械、粮草南下,道宗王弟已然遣派援军北上。”

李善的神色略为好看了些,但随后听见裴寂气急败坏的说:“代州拥兵数万,不过五千突厥,淮阳王岂能弃守雁门……”

“不弃守雁门,难道让淮阳王腹背受敌吗?”李善厉声道:“五千突厥足以乱代州,而且突利可汗攻不破顾集镇、马邑,却久久盘桓朔州,必然就是在等待这支奇兵,前有强敌,后有奇兵,虽不忍李世绩、刘世让以及万余代州军,但淮阳王断然南撤,此为正理!”

李渊点头赞同道:“若非道玄侄儿,只怕代州军要全军覆没。”

窦轨忍不住问:“陛下,如今代州军……”

李世民将信件递给了李善,其他的宰辅也没什么异议,谁都知道这位魏嗣王在代地的影响力。

李善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至昨日夜间信使启程之前,雁门关一把火烧光了粮草,代县同样烧光了粮草,李道玄、薛万彻正在率兵对峙突厥,代县已经被攻破,代县令战死。

李道玄究竟能带回多少代州军兵力,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损失颇重,代州军总兵力大概在四万左右,朔州兵力在一万五,代州拥兵两万余,大部分都驻守雁门关以及山脉的小道上,除了一支约莫六七千左右的骑兵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