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cshuwu.com

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章磨合(1 / 2)

加入书签

1

铁血的“特战先驱”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当年老卡看着也很过瘾,里面周卫国开坦克,用拆下来的发动机发电听收音机这些都可以做得到,但是他在那时候直接就搞出一个双人狙击小组,恰恰是不现实的,除非他未卜先知或者穿越,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历史上真正提出双人狙击小组战术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还没有参军呢。

当然这是一本小说,周卫国也只是在双人狙击小组和室内近战战术这几个地方当了先知或者穿越而已,并不影响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背嵬队这个狙击小组就不同了,李添财和铁师傅他们两个,这一次组成狙击小组,完全是一个偶然。他们的双人狙击战术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虽然很粗糙很原始,但在关内战场是独一份,当然在伪满洲国,已经有两个真正的狙击小组在活动了,这就是代号第816教导队的苏联远东军区侦察情报部直属侦察分队,他们的战斗经历只能通过“抗战之铁血特工”来了解。

不过这时候,背嵬队这个狙击小组的两个人还在各自为战,不要说铁师傅和李添财还在磨合中,他们连磨合都没有开始。

只有一个目标的定点清除还好说,无论铁师傅还是李添财谁负责都可以,反正就是开一枪。但是在战场上随机狙杀的时候,狙击行动采取的步骤,也类似于美国能量机动提出者博伊德上校(1927—1997)的空战ooda环。即分为观察(oberve)、判断(或调整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四步。

现在李添财和铁师傅两个等于都是在充当单人狙击手的角色,每个人都在进行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循环——

第一步:观察对面山坡上鬼子躲在哪里?左边山坡上有多少鬼子?右边山坡上有多少鬼子?

第二步,然后要判断目标的性质,所处的具置,谁是机枪手,谁是指挥官?

第三步就是决策:准备先打谁,后打谁。

第四步最后就把枪口瞄准确定的目标再扣动扳机。

这说起来一长串,做起来快的话也就几秒钟的功夫,但是慢的话就不好讲了,对李添财来说,很容易就卡在第一个环节“观察”上了,因为李添财的温彻斯特70狙击步枪8倍瞄准镜视场太小,他开一枪后要慢慢去搜索目标,会耽搁太长时间,而背嵬队恰恰缺的就是时间,只要一响枪,就必须在两边鬼子的援兵赶到之前突破路口这里。

那李添财是因为瞄准镜视场太小,所以不利于搜索目标,需要观测手帮忙,那么铁师傅自带人眼望远镜,视场超大还自动变焦,是不是就会很快呢?也不是这回事,如果鬼子不加遮蔽伪装,都在堑壕里面露出头来,对铁师傅和李添财来说都是很容易射击的一件事情,但敌人有了充分的伪装之后,搜寻目标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对于铁师傅来说,当他进行后面两个环节,也就是决策和行动的时候,他并不能同时候进行观察,也就是说他们两个狙击手各自为战的时候,并没有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比如说,鬼子在堑壕里面也随时在移动,而打移动目标,尤其是远距离上的移动目标,铁师傅还是比李添财要差得多,而鬼子不是死靶子,人躲在堑壕里面只露出脑袋,他就是随随便便摇摇头,就有可能破坏你的瞄准。另外一个就是,从精准狙击的角度来说,李添财的温彻斯特70狙击步枪,精度还是远远超过加兰德1半自动步枪的,而且本身来说,半自动步枪的精度,天生就比栓动步枪要差一些,所以警方特警队的高精度狙击步枪往往都是栓动步枪,而军队的狙击手则更喜欢使用反应更快射速也更快的半自动狙击步枪。

一开始铁师傅和李添财在鬼子没有察觉的时候,都各自命中了一个鬼子,这是因为他们事先一直就盯着那里的,等这两枪一开,他们两个再进行的射击都出现了问题,铁师傅是看到了目标没打中,从他们这里只能打敌人的脑袋,敌人稍微动一下,就破坏了他的瞄准,而李添财干脆就没有开枪,他还在通过瞄准镜,来来回回的在那一片遮挡着鬼子堑壕的灌木丛中,找寻鬼子的踪迹,这时候移动枪身的动作还不能大,在小视场的8倍瞄准镜里,动作一大就不知道瞄准镜瞄到哪里去了?

这时候两人都隐隐听到了两边远处传来的零星枪声,这是地下党组织安排的人在对两边的鬼子进行袭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反应过来向这边派出援兵。

2

堑壕左边的观察哨见二宫曹长已经倒在了身旁,后脑勺被掀掉了半个,堑壕里面到处溅着灰白色的脑浆和血迹,紧接着听到了两声枪响,再一看,不远处的机枪手田中也倒在堑壕里不动了,观察哨吓得马上就蹲了下来:嘴里大叫道:佐藤伍长,曹长中枪了!

佐藤伍长本来也是听二宫曹长的命令蹲在堑壕里的,只听到两声枪响,自己这边就倒下两人,按照指挥序列,二宫曹长受伤或者玉碎后,应该是苍井军曹接替指挥,但是苍井军曹带着三个士兵在路口另一边的山坡上,所以现在只能是佐藤接替指挥了。

佐藤也是战斗经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